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:首页 > 同心实践 > 同心文苑

最美的歌儿献给党和国

发布日期:2024-11-14 17:29信息来源:市委统战部 作者:汪珏 阅读次数: 【字体:   收藏

“那一抹红,是天空闪闪红星,那一抹红,是烈士心脏跳动。那一抹红,是山谷嘹亮军号,那一抹红,挥之不去永留心中。”在歙县盟员的深情演唱中,黄梅歌《那一抹红》再现革命老区石屋坑的一抹红色印记。诗言志,歌永言。新中国成立七十五周年来,民盟歙县县委始终与中国共产党同向同行,画出最美同心圆。一首首赞歌,是向党、向新中国,最深情的告白。

忆往昔,春青之歌绽华彩。鲍弘德老先生不辞辛劳,呕心沥血,发展壮大歙县民盟,参政议政,建言献策;办实事好事,助部分高考落榜生解决复习难问题,以民盟名义创“兴华复习班”(后更名为“兴华补习学校”),开全市社会办学先河。“兴华”重服务,不赢利,学生和家长成拥趸,学生从十余人发展至数百人。歙县民盟先驱深刻认识人才强国、教育强国的要义,奔走大街小巷,力倡普及教育,叶世英、金家骐、程厚维、唐立德、高原、郑克励,一个个勇毅前行的身影,是一串串动人的音符。文化是强国最深沉、最持久的力量,物质虽匮乏,盟员仍着力护佑歙县优秀传统文化,拯救失传技艺。难忘项胜利深入民间,光大徽墨技艺;亦难忘张昌濂,弘扬徽州戏曲。他们心中,流淌爱党、爱国的汩汩清泉。

看今朝,振兴之歌动山川。在科技、文化、教育、生态、民生等领域,民盟歙县县委始终与党同心同向同行,汇成璀璨乐章。关切民生,他们扶贫帮困,“党盟同心”志愿服务队走进山区,为村民提供家电维修、农技咨询、科学普及、卫生保健等服务,共商脱贫致富、乡村振兴之道,助力特色产业发展;保护生态,民盟县委积极响应县委统战部号召,开展“同心护水促发展”系列活动,努力当好同心护水“五大员”,赋能“一江清水出新安”,奔赴雄村、坑口、深渡、小川等地,开展饮用水安全、水资源保护及新安江生态廊道建设等情况调研,发放科普宣传资料、倡议等,举办“生命之水”系列科普讲座,开展“清丽新安江·亲亲母亲河”巡江志愿社会服务,让古徽州山更绿、水更清。

奋进强国路,阔步新征程,广大盟员爱党、爱国的赞歌动人而嘹亮。培根铸魂,民盟歙县县委持续实施“农村教育烛光行动”,深入边远山区学校“送教下乡”,助推优质均衡教育发展;发挥盟员专业特长,帮扶助教,盟员教师勇担当、善作为,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茁壮成长。歙中孙惠军老师乐教爱生,2024年高考物理学科9人获满分,班级均分居全年级第一。文化强国,歙县盟员矢志不移。青年书画家方东东致力于书画传承,坚持以歙砚徽墨为载体,从事少儿书画教学,今年8月接受央视访谈,两次在《中华珍宝馆》栏目以“徽州印象”为主线,开设公开课,听众逾万人。文艺工作者郑芳、陈琳以精湛的专业技艺和饱满的热情,讴歌新时代,弘扬民族复兴主旋律。

建设大黄山,华章已奏响。歙县民盟如何发挥智力聚集优势?两会时期,《优化集团化办学模式,促进歙县教育提质增效》《关于发展文化产业 文旅深度融合的建议》《关于开通歙县许村—黄山区谭家桥道路的建议》《关于提前做好城东片区老旧改造规划的建议》等从乡村产业经济的提升到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,从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到城乡公交班车的开设,一份份参政履职答卷精彩呈现,彰显了盟员高度的政治自觉、强烈的责任担当和浓浓的为民情怀。为放大“大黄山”音量,画出最大同心圆,郑芳参演的黄梅小戏《梦圆徽州》,参加第十届全国(安庆)黄梅戏艺术节优秀剧目展演,向外展示徽州文化魅力,展示民盟和统战风采。

展未来,强国之歌势如虹。时代在召唤,动能在澎湃,壮歌在激扬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,民盟歙县县委将继续秉持“奔走国是、关注民生”的优良传统,在聚力建设大黄山、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征程中,贡献更多党外的智慧和力量,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。

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,新时代的号角已经吹响。我是一名人民教师,是一名盟员,也是一名市人大代表,每一个身份都是我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当我与远在大洋彼岸的外甥女连线,讲述大黄山的N个小美好,只为她心中永远记得“家”;当我在人大代表履职调研路上风尘仆仆,只为一件件关乎民生的实事从纸上跃然成为现实;当我力求“40分钟”有质效,常常挑灯夜战熬夜备课,只为每一堂音乐课都能传播党的好声音,都有启迪美的力量;当我作为志愿者,无数个周末跋涉歙山歙水,只为向困境中的学生传递明媚的希望......我知道,所有的一切都是最美的歌儿,献给我崇敬的党、伟大的国。

(本文由民盟黄山市委会选送,荣获“聚力建设大黄山 同心共圆中国梦”主题征文活动一等奖)